在上個月的嘗試失敗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近日成功收集了第一個火星巖石樣本。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將被帶回地球進行研究的火星樣本。
NASA局長Bill Nels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是一項重大成就。”
《自然》報道,8月6日,“毅力號”首次嘗試在火星上收集巖石樣本時,巖石在進入樣品管之前碎成了粉末。9月1日,火星車在幾百米外的另一個地點進行第二次嘗試,進展順利。
鉆頭從一塊名為Rochette的70厘米長的巖石中鉆出一個細長圓柱體。隨后研究人員暫停了這一過程,以便在9月6日密封標本之前,拍攝樣品管中的巖芯,以確保其完整性。
Rochette巖芯現在被密封在“毅力號”的內部,可以封存多年,直到未來的航天器把它取回。“毅力號”的目標是收集大約35個代表杰澤羅隕石坑地質歷史的巖芯。杰澤羅隕石坑是“毅力號”的著陸點,數十億年前曾是一個河流三角洲,可能含有古代火星生命的證據。
目前,火星上的這些巖層可能是由于風、水、火山爆發等因素沉積下來的。火星車的早期調查表明Rochette是一種玄武巖,其外觀特點表明它在一段時間內與水發生了相互作用,可能曾經存在于杰澤羅隕石坑古老湖泊的底部。
如果進一步研究證實Rochette是玄武巖,這在科學史上將是非常令人振奮的。因為樣本一旦被送到地球,研究人員可以利用巖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變來精確確定巖石形成時間,這是前所未有的。
NASA之前的“好奇號”火星車于2012年降落在另一個隕石坑,意外地遇到了難以鉆透的巖石,這與“毅力號”最初遇到的問題正好相反。2008年,NASA的“鳳凰號”在收集灰塵顆粒時遇到了麻煩,直到任務管理人員發現灰塵需要遠離陽光直射,這樣顆粒之間的冰就不會融化、重新凍結并黏合在一起。
現在,“毅力號”需要更有效地收集巖芯。它于今年2月在杰澤羅隕石坑著陸,所以它花了6個多月收集第一個樣本。按照計劃,它應該在著陸后的一個火星年(略少于兩個地球年)內從隕石坑收集第一套巖芯。由于火星車降落在離主要采樣目標杰澤羅隕石坑古河流三角洲2公里多的地方,因此“毅力號”可能要到明年初才能到達該區域。
但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行星科學家Raymond Arvidson表示,他并不擔心任務進度。前3個月的任務包括測試和試飛一架微型直升機,目前這架直升機已經進行了十幾次飛行。火星車本身已經從著陸點向南而后又向西行駛了2.17公里,測量了地形并進行了不涉及鉆探的實驗。
成功采集樣本后,“毅力號”將向西北行駛幾百米,進入South Setah地區,那里布滿沙丘、山脊以及巨石。10月2日至10月14日,火星車將進入短暫休息,因為相對于地球,火星將移到太陽后面,因此人們無法與火星車通信。
據悉,NASA和歐洲航天局正在計劃一系列復雜的未來機器人任務,它們將前往杰澤羅隕石坑,取到“毅力號”收集的樣本,然后飛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樣本到達地球至少要等到2031年。(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