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促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健康有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了《工業互聯網標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該辦法是國家出臺的第一份標識解析制度文件,其旨在規范工業互聯網標識服務、保護用戶合法權益、保障解析系統安全可靠運行。就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余曉暉對《管理辦法》進行了解讀。
一、工業互聯網標識是實現工業全要素、各環節信息互通的重要支撐
工業互聯網標識包含兩個核心要素,一是標識編碼,它是識別和管理機器、產品等物理對象和算法、工藝等虛擬對象的唯一“身份證”,是連接對象相關信息的入口,類比域名是互聯網中網站的命名,標識是工業互聯網中數字對象的命名。二是解析系統,它是獲取對象信息的系統裝置,類比域名系統是將域名翻譯為IP地址以建立通信連接,標識解析系統不僅僅是網絡位置地址的翻譯,其更多承載了數字對象設計、生產、倉儲、物流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獲取及數據交互。因此,工業互聯網標識是全面互聯下信息查詢的入口,將賦能數據驅動下的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二、標識解析體系是解決工業互聯網數據共享共用問題的核心關鍵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仍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一是私有標識導致企業內外大量數據孤島。我國大中型企業已廣泛使用標識技術,但多采用私有標識,僅適用于企業內部,企業外甚至企業內不同工廠單元均難以識讀和應用,導致信息傳遞存在壁壘,標識作用極大受限,無法滿足工業互聯網跨系統、跨企業、跨行業的連接需求。二是集中式查詢建設成本高且安全風險大。企業以往通過搭建內部集中式數據庫提供標識的查詢服務,信息化系統重復建設且交互標準不統一,企業間或面向公共側的信息共享成本高,同時在安全性、敏捷性、時效性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
為解決以上問題,需建立統一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一是為原材料、零部件、產品以及工藝流程、訂單賦予統一規范的公共標識,以實現企業內外數據關聯,并獲取相應的信息服務。二是構建公共標識解析基礎設施,基于分布式解析體系解決信息獲取受限問題,為產業鏈協同化發展提供更標準、更安全、更經濟、更高性能的公共服務。三是基于標識解析逐步滲透到實體經濟的各個環節,全面打通數據流形成規模化效應,從而進一步帶動生產方式、產業組織形態和商業模式的變革。
三、我國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是全球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實踐
傳統標識在消費互聯網、物聯網領域有一定的應用實踐,但大多聚焦于物流系統或者商流系統,例如GS1標識體系,隨著產業融合的進一步深化,標識將全面擴展和深入至制造業全行業全流程,我國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的實踐探索上較其他國家進展較快。一是我國標識解析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自2017年《指導意見》提出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以來,經過兩年半的發展,5個國家頂級節點平穩運行,85個二級節點上線使用,標識注冊量突破100億,標識日解析量近800萬,接入企業近1萬家。二是形成了一些較為有益的實踐經驗,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技術架構從商業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得到了驗證,標識應用已貫穿工業互聯網五大應用模式,涉及食品、汽車、電子、機械、船舶等諸多行業,形成了一批可復制的標識應用標桿;通過培育軟硬件提供商、系統集成商、解決方案提供商等多參與主體,初步形成較大規模、較快發展的產業生態格局。
在此基礎上,標識解析仍需要從技術角度構建具備先進性和可持續性的技術體系,從應用角度深入行業及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業務系統,從建設角度打造國家級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從產業角度形成多方參與、互利共贏的繁榮標識生態,從管理角度建立責任明確、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的管理體系及制度規范。
四、《管理辦法》是我國標識解析體系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
《管理辦法》的出臺恰逢其時且意義重大。一是形成了產業實踐中的基本共識,標識解析兩年半的探索過程中形成的發展方向、體系架構、能力要求、參與主體等方面的業界共識在《管理辦法》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二是規范了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要求,明確了根節點、國家頂級節點、注冊管理機構、注冊服務機構以及遞歸節點相關建設主體的基本責任、技術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等,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更清晰和穩定的發展預期。三是明確了融合技術下的體系架構,通過規范分層解析體系、分級管理機制,指導參與主體在體系架構中準確找到定位,從而判斷主體類型、服務范圍、建設內容,形成健康有序的標識市場發展格局。四是建立了完善可操作的管理體系,《管理辦法》形成了基本制度框架,規定了如監管范圍、許可機制、準入條件、安全措施、監督檢查等基本要求,將助力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核心基礎設施的穩定運行、健康發展。
五、以《管理辦法》為依據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下一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及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將按照《管理辦法》的要求,在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協助工信部、地方政府和產業界共同推動二級節點向規范化、可持續方向發展,保障基礎設施的安全、可靠、穩定運行。在行業應用拓展方面,加強推動工業界、產業界和IT界迭代更新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推出一部分相對成熟、可復制、可替換的示范案例。在產業生態構建方面,加強跨領域產學研用合作,推進IT和OT融合,打通工業、農業、金融業、服務業等多行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拓展國際標識業務,以標識解析全球實踐賦能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工業互聯網標識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