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網里斯本6月19日電(記者溫新年 陳文仙)應葡萄牙波爾圖大學孔子學院的邀請,第18期中國援馬耳他醫療隊隊長、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主任董曉燕近日在該大學舉行兩場中醫文化講座及中醫體驗活動,吸引眾多師生及社會人士參加。
6月15日,葡萄牙波爾圖大學孔子學院舉行的中醫文化講座上,一名女士在體驗中醫治療。(葡萄牙波爾圖大學孔子學院供圖)
董曉燕簡要介紹了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及中國醫療隊30年來開展醫療及文化工作的情況,并就中醫的起源、基本理論、臨床治療方法及中醫國際化現狀做了詳細介紹。在互動環節,聽眾爭相體驗針灸、拔罐、推拿等中醫治療手法。
安若斯·席爾瓦·門德斯長期被頸椎病困擾,聽到針灸對頸椎病有很好的療效,她第一個參與體驗。治療結束后她對記者說:“治療后感覺頸部無比輕松,像搬走了一座大山。中醫太神奇了!”她計劃到葡萄牙其他中醫診所繼續進行治療。
索拉婭·帕謝科是一名中國文化愛好者,她就中醫理論來源同董曉燕進行了深入探討。中醫講究整體觀念,注重人和自然的關系,這些都深深吸引了她。
內爾松是波爾圖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兼記者,正準備寫一篇關于運動損傷康復治療的文章。通過查閱文獻,他得知中醫在這方面有很好的療效,此次講座讓他親眼看到治療前后體驗者的變化,對中醫療效有了進一步認識。他表示要把中醫治療寫進文章,以后有機會還要去中國學習。
據波爾圖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易宗勇介紹,學院開設四年來吸引了眾多中國文化愛好者,掀起了學習中文的熱潮。中醫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數千年依然具有鮮活生命力,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內容之一。讓海外民眾通過中醫藥進一步讀懂中國、讀懂中國歷史和文化,是組織本次活動的初衷。
今年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也是中國援馬耳他醫療隊派遣30周年。董曉燕向記者表示,除了開展中醫臨床診療,開展中醫文化交流也是醫療隊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我們將立足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將工作范圍輻射至歐洲其他國家,進一步推動中醫國際化進程。”她說。
(責編:于洋、劉慧)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