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看到他鬼鬼祟祟跟在一男一女身后,趁對方不注意將男子包里的手機偷走,于是趕緊上前提醒失主,帶著他們追上小偷并將其制服,拿回了被偷的手機。”這是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檢察院近日審查逮捕的一起盜竊案中,學生小華(化名)勇敢幫助失主抓小偷的場景。
被害人丟失的財物被追回,主動協助抓捕小偷的事跡應該被表揚,為此,五華區檢察院聯合轄區派出所共同走進小華就讀的昆明某院校,為小華送上表揚信。與此同時,檢察官現場說法,用身邊的活案例為該校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件中,提供銀行卡能獲取200元到1500元不等的好處費,但卡中轉入的詐騙資金可能會高達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你獲取的蠅頭小利將給他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檢察官從預防電信詐騙、克制情緒防止打架斗毆等方面,告訴學生們如何遵紀守法。
“遇到違法犯罪怎么辦?”“小華看到犯罪不膽怯,適時出手,有勇氣、有謀略,值得提倡。”“看到老人、小孩摔倒扶不扶?”“可以放心上去幫扶老人、小孩,但要謹記掏出手機錄好證據,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幫助他人、保護他人。”一問一答的方式激發起學生們的興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與檢察官展開互動。
“檢察官跳出法條講生活、圍繞生活講法律,讓我們認識到每一個人的行為都與法律息息相關。”課后,該校老師和學生普遍認為“表揚信+活案例”的普法形式,“化學反應”很強烈。
“下一步,我們將分階段、分類別、分區域、分對象、分層級開展‘訂單式’普法、‘生活化’普法,構建多層次、多形式普法宣傳格局,以普法成效提升檢察機關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五華區檢察院檢察長王輝說。
(責編:馬昌、溫璐)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