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食品安全無小事,網紅不是擋箭牌,相反,由于面臨更多的消費者,網紅產品更應注重食品安全。
“感覺這些網紅產品挺不衛生的,很多店都是直接裝竹筒里,都挺臟。”近日,有網友拍攝了浙江杭州塘棲景區某奶茶店員工清洗竹筒的視頻。目擊者稱,竹筒都發霉了,水也不是流動的,還特別臟。對此,杭州市臨平區市場監管局通報稱,目前已立案,涉事奶茶店已停業,后續調查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正如報道所言,在優秀營銷策略刺激和年輕群體的跟風效應下,竹筒奶茶很快成了一個地方的網紅產品,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但越是網紅產品,面對的越是不特定的消費群體,商家更應從細微之處做起,認真對待食品安全問題,而非“蘿卜快了不洗泥”,放任有害食品安全的問題發生。
毫無疑問,對于餐飲業而言,食品安全衛生是一切經營活動的底線。離開了這一底線和原則,無論是網紅也好,暢銷單品也好,都將無從談起。作為新晉的網紅產品,竹筒奶茶的效應和受歡迎程度前所未有,如有媒體統計,某社交平臺上關鍵詞為“竹筒奶茶”的筆記超過2萬篇,相關話題在短視頻平臺有3.5億次的播放量。在競爭逐漸飽和的奶茶市場,這無疑是一種積極有益的創新。
竹筒奶茶的暢銷,可謂是文創與餐飲跨界融合的完美結果,是文化味道、古典氣息與流行色彩的有益融合。但遺憾的是,盛放奶茶的竹筒“不干凈”甚至發霉,不僅威脅著消費者健康,也給這款網紅文創產品帶來沉重打擊。
商家用發霉竹筒裝奶茶,還涉嫌違法。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應當洗凈,保持清潔;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等;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時,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容器、售貨工具和設備。違規者,由監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目前,竹筒奶茶既是網紅單品,也是旅游產品的創新,且大部分竹筒奶茶在旅游景區附近銷售,關乎地方的旅游形象和城市口碑。故竹筒奶茶的衛生狀況,不僅是嚴肅的食品安全問題,更關乎城市的聲譽。發霉竹筒裝奶茶,不僅可能給消費者身體帶來危害,更會影響當地多年建立起來的旅游形象和口碑。
食品安全無小事,網紅不是擋箭牌,相反,由于面臨更多的消費者,網紅產品更應注重食品安全。作為經營者,理當有著自覺維護食品安全,重視消費者權益的意識,把功夫用在提高產品質量、搞好食品衛生方面,而非偷工減料,用“霉變”的包裝自毀網紅形象。當地監管部門更應積極作為,讓這些威脅消費者健康的行為付出應有代價,如此才能讓慕名而來的消費者放心地享用網紅產品。(史洪舉)
(責編:溫璐、薄晨棣)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