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虞城縣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態勢。2022年,虞城縣共上報“三個一批”項目4批次104個,總投資792.0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78.61億元,實際完成投資763.35億元。
堅持項目為王產業倍增
虞城縣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全面儲備發展后勁,堅持把項目建設擺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位置。
(資料圖片)
強化產業集聚。把延鏈補鏈強鏈作為集群培育的主渠道,不斷拉長三大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鏈條。推動科技創新。把實施智能化作為推進產業提質增效重要抓手,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9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0個,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30家。培育企業上市。對12家上市儲備企業實行梯度培育,加快推動企業掛牌上市。
強力推進產業倍增,全面增強發展動能。做強裝備制造業,總投資100億元的高端裝備制造園已入駐世界排名前20的河南伊西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預計達產后實現年產值50億元,稅收6.5億元。做優食品加工業。總投資200億元的食品工業園,其中20億元的豆制品產業園一期已建成,投資50億元的食品工業園二期正在建設。作為豫東地區以打造服務平臺為特色的食品工業園區,建成三年內實現銷售收入超100億元五年內將園區打造成為一個集食品加工、制造、合儲、冷鏈物流、技術研發、銷售服務金融、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國內一流的“千億級食品產業園”。食品工業園共獲軟著9個、專利18項,全部建成后可實現稅收13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700個。做大醫藥制造業,總投資50億元的豫健醫療產業園一期已投產,達產后年產值100億元,稅收5億元。
持續提質增速加快建設速度
虞城縣堅持以“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晝夜奮戰向目標進發”的精神狀態,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做到“一天一個樣,十天大變樣”。
實施立體施工,多工序同時進行,保證項目建設“加速度”,大大縮短項目從開工到投產時間。其中,虞城縣零碳產業園作為第五期開工項目,從2022年7月開工建設到10月設備進廠,預計2023年1月底實現試生產,是“虞城速度”的一個生動實踐。
“店小二式”服務跑出項目建設的“加速度”。該縣堅持“一個項目、一個縣級領導、一個推進單位、一名專職人員、一套推進方案”的服務機制,堅持一個項目從簽約、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全過程均由一名縣級領導負責到底,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務,全力保證項目手續辦理快、問題解決快、建設速度快。
虞城縣堅持建設完善園區平臺,提升綜合承接能力。深化“政府+公司”模式,規劃建設電鍍產業園、食品工業園、高端裝備制造園等“一區十園”,促進企業創新研發、產業配套、轉型升級。在緊緊圍繞主導產業的同時,大力推動高端、綠色、高精項目建設發展。虞城縣高端裝備制造園、電商物流分撥中心、日用品產業園等項目優化了產業鏈條,拓寬了項目上下游產業。
用足用活資金政策,全力助企紓困解難。組織開展銀企對接,2022年共幫助企業爭取銀行貸款46億元;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19個,發行專項債券資金16.32億元;上報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13個,總投資108.05億元。對226家“四保”白名單企業累計留抵退稅2.3億元,緩稅免稅6126萬元,減免稅3000萬元。
抓好回歸經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虞城縣大力實施人才回歸工程,激發引才育才用才內生動力,吸引總部回歸、人才回鄉、資金回流、項目回遷,以回歸經濟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實施“能人回歸”工程。該縣出臺10條含金量高的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吸引在外能人返鄉創業。截至目前,回遷建設億元以上企業項目19家,帶動回歸發展人員1.3萬人。實施“招碩引博”工程。先后引進博士14名、碩士39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累計引進“高精尖缺”人才105人。實施“人才培訓”工程。落實“人人持證、技能河南”要求,投資15億元建成返鄉創業園,精心培育各類鄉土人才1661人,建立本土人才隊伍。
虞城縣堅持企業需求導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優化審批流程,積極推進“多證合一、多審合一、多驗合一”,全面實行“綜窗受理、一網通辦”。創新“雙色馬甲保姆式服務”“兩轉兩創+智慧政務”“受審代三合一集成服務”模式,有效破解效率低、材料繁、操作難等痛點、難點。
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企業服務日”活動,搜集解決各類問題,問題收集率、辦結率均居商丘市前列。以“早餐會”“晚茶會”等制度為抓手,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全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居全市第1位。
聚焦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抓好精準招商。虞城縣堅持“三分之一”工作法,不斷完善“招商路線圖”“招商圖譜”,聚集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瞄準行業龍頭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精準招商。
下一步,虞城縣聚焦商丘市全面建設‘對外開放橋頭堡、樞紐經濟新高地’的目標任務,積極做好2023年項目謀劃建設,全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王支援 胡亞男)
(責編:曹淼、李源)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