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堅定信心 勇毅前行 】
春節期間,吉林省松原市寧江經濟開發區既有吉祥喜慶的節日氛圍,又有如火如荼的生產場面。
除夕當天,走進綠色能源開發企業松原市長青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大門口掛著大紅的燈籠,貼著喜慶的對聯。院子里,一垛垛玉米秸稈堆放整齊。生產車間里,玉米秸稈、玉米芯、稻草、稻殼……這些農業生產的“邊角余料”正在生產線上變廢為寶。職工食堂里,胖乎乎的水餃正等著下鍋,灶上的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香味撲鼻。公司副總經理牛興君說:“2022年農業豐產,秸稈質量好,燃燒值也高,經濟效益明顯提升。去年,我們公司總發電量達到8000多萬千瓦時,所發電能已并入國家電網,輸送到東北地區的千家萬戶。今年,公司預計發電可達到2.3億千瓦時,將惠及更多用電戶。”
春節期間是群眾用電高峰,為履行好社會責任,該公司24小時生產運行,職工實行四班三倒,人歇機不停。牛興君說:“生產線上熱鬧,過年的氛圍也要熱鬧,我們專門給職工備好了年夜飯。”
春節前夕,在吉林中車風電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人有條不紊地進行組裝,碩大的風車機身內焊花閃爍。2022年7月12日,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產品成功下線,標志著松原市成功將風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向打造千億級新能源產業的目標邁出重要的一步。“隨著智能生產線調試的進一步完善,今年產能將得到有效釋放,預計上半年產能就能達到200臺。”吉林中車風電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煒東說。
數九寒天的松原大地,室外氣溫已達零下20℃,但在松原市新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太陽能板生產車間,晝夜不停的自動化生產線散發著熱量,令室內溫度升到27℃。元旦前夕,太陽能板生產車間全線通產。在智能化流水線生產設備前,上料、焊接、疊層、層壓、裝框等十幾道工序都由機器完成,工人只需完成輔助工序,每天就能出產3000塊成品。為保證訂單用量、滿足“風光”市場需求,該公司節日期間不停產。公司安全主管曹雨強說:“今年3月后,公司日產太陽能板將達到10000塊,實現經濟效益穩定增長。”
節日里,同樣忙碌的還有松原市寧江經濟開發區各部門干部員工。松原市寧江經濟開發區副主任閔海波說,近年來,包保干部“入企問需”解難題,不僅領辦、幫辦、代辦,還馬上給辦,同時協調相關部門上門服務,讓企業少跑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國網松原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袁志彬說,到2022年底,松原地區總發電量達89.69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發電量56.05億千瓦時,占比62.49%。新能源發展駛入快車道,風光裝機10年增長366%。2022年底,松原電網并網新能源裝機容量324千瓦時,在建或已批新能源項目工程584.5萬千瓦,全部投產后,新能源將接近千萬千瓦級。
搶時間、趕進度、促生產,春節里,“風光”無限的松原迎來了開門紅。
(記者 任爽 通訊員 尚桂華)
(責編:任一林、唐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