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阿里巴巴集團、人民優選聯合承辦的“非遺兔年大集”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將傳統文化和數字技術進行深度融合,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密切互動,烘托出濃濃的年味,同時也傳遞出一起“過個健康平安年”的美好祝愿。
“非遺過大年”讓年味更濃、非遺更潮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指出,“非遺新春大集”舉辦三年以來,為人們搭建一座情歸鄉里的“云橋”,也為非遺傳承人搭建一個展示技藝、走向市場的平臺。在數字化賦能下,非遺大集找到了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助力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邢悅表示,對很多年輕用戶來說,“非遺過大年”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也匯聚成了“新年俗”的一部分。通過平臺的帶動能力和整合營銷能力,打造新的消費場景,營造新的消費風尚,讓非遺變得更潮、更火。
人民優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非遺兔年大集”活動聚焦數字化賦能、電商平臺聚集效應,同時關注了當前農村疫情防控形勢。活動在弘揚傳統文化、倡導科學防疫、傳播公益理念的同時,倡導群眾過一個有文化味的健康平安年。
據介紹,今年的“非遺兔年大集”安排別具心意,通過天貓超市專屬會場、聚劃算年貨大街、“百億補貼”專場直播等線上形式,讓消費者買到非遺好物、品嘗非遺美味、體驗非遺技藝。
數字化賦能非遺的傳承和創新
1月10日,在“非遺兔年大集”特別節目中,主辦方還邀請了十多位嘉賓進行“非遺對話”,圍繞數字時代中非遺的傳承創新、非遺傳承人的堅守等話題進行討論。
在數字平臺上,非遺與潮流文化、時尚IP的結合愈發豐富多樣。阿里魚市場總監傅小然介紹,當下,越來越多的國外頭部IP選擇與中國傳統文化做跨界合作。比如“小黃人”與景德鎮陶瓷聯合推出的一款陶瓷香薰,很受歡迎。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說,非遺和潮流文化的結合確實十分奇妙,彰顯出我們國家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越來越深入人心。
對于數字技術與非遺、文博的結合,首都博物館研究員穆紅麗指出,傳統文化通過現代數字技術可以達到文化的多層次呈現,可以達到全民共享,可以擴大在全球的影響力。魏鵬舉表示,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非遺與區塊鏈和元宇宙概念結合,是非遺在數字時代實現活化的關鍵實踐。
電商平臺與傳承人守望相助增強信心
近兩年,為了更好傳承與經營,一些傳承人把店鋪開到了網上。 “疫情期間,我們把重心放在線上,成為了一名‘淘寶手藝人’。”道安銀花絲淘寶店主、成都市級非遺傳承人王曉璐說。淘寶非遺業務負責人劉鑫說:“我的工作就到全國尋訪非遺傳承人,了解他們的產品特色,幫助他們在淘寶開店。通過平臺的一系列扶持舉措,很多非遺傳承人店鋪經營十分穩健,有些店鋪還有不錯的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通過電商平臺的聚集效應,讓廣大非遺傳承人能夠在網上擁有自己的一片藍天。電商不僅提供了銷售平臺,還有各種各樣的服務,比如物流、包裝、拍攝等,能夠幫助中小賣家在電商平臺獲得更好的服務和支持。
人民優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人民網旗下綜合消費服務平臺,人民優選將充分發揮中央媒體“品牌傳播+資源聚合”優勢,致力于在鄉村振興實施、健康中國推進、中國品牌建設、消費結構升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服務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把健康平安的祝愿傳遞給千家萬戶
春節臨近,“非遺兔年大集”主辦方邀請了鳳翔木板年畫傳承人王怡璇和楊柳青年畫傳承人張宏分別奉上了年畫作品。中國醫院協會請張伯禮等權威專家作出健康提醒,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制作成以新春防疫為主題的健康科普內容,并通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阿里巴巴鄉村振興特派員贈送給基層地區。
在河北省張北縣南壕塹村衛生院,阿里巴巴鄉村振興特派員劉云飛和村醫董艷春正在張貼健康科普年畫。劉云飛說,一個老鄉剛剛看完病,帶走了幾幅年畫,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春節前,家家戶戶都要買年畫。而這幅年畫很特殊,用十分溫馨的方式科普了健康知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