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1-10月,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水質綜合指數2.67,全省排名第六;上半年宜春市綜合考核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全市第一。簡單數字的背后,折射出靖安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努力與付出,綠色已然成為這個小城的動人底色!
近年來,靖安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綠色生態優勢持續鞏固,美麗江西“靖安樣板”邁出堅實步伐。
初心如磐,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不動搖。多年來,靖安縣始終實行最嚴格的追責制度。成立生態法庭、生態檢察室、兩山警察,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全縣高質量發展考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內容,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考核評分比重超20%。實行生態環境質量領導干部約談制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敢為人先,積極探索污染治理模式。實施“垃圾不落地”工程。在全省率先實施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工程,累計投入8000余萬元,建成垃圾無害化處理填埋廠1個,垃圾壓縮轉運站9個。實施“污水不入河”工程。在全省率先實施鎮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投入3億元建成污水處理站230座,實現重點自然村全覆蓋。實施“黃土不見天”工程。在全省率先以紅頭文件禁伐闊葉林、木材砍伐量從13萬方縮減至不到3萬方,關停并轉木竹加工企業200多家;在全省率先推行“樹保姆”制度,對全縣近5000棵珍稀古樹名木建檔掛牌專人管護;靖安獲評“中國天然氧吧”“全省森林城市”稱號。
嚴守紅線,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加快推進轄區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共修復地塊44個(含歷史遺留礦山圖斑17個),面積約1207畝,修復總費用約1.73億元。“十三五”期間已修復治理265.88畝,直接經濟效益超過5310萬元。強化生態保護紅線剛性約束,全縣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740.55 平方公里。全力推進森林經營樣板基地建設,2021年完成營造林面積共38669畝;完成低產低效林補植改造面積900畝,國家儲備林建設1000畝;大力推進油茶、森林藥材等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全面提升景觀效果。
主動作為,致力打造最佳營商環境。在全省率先提出并推行了“環保預審”工作制度,出臺了全省首個縣級環保負面清單,先后否決了印染、鉛蓄電池等項目140多個,累計婉拒外來投資達260多億元。實施錯時延時服務、“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制。對簡易低風險的31個行業51個類別內項目實行豁免審批;設立“綠色通道”。開展入企走訪心連心、企業接待日等活動,對全縣的88家企業進行了入企聽訴、幫扶宣講,不斷提升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提升品質,打造生態宜居幸福家園。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12個鄉村旅游示范點,建成一批產品展示店、村史館,靖安獲評中國最美縣域、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著力打造“戶外運動天堂”品牌,成功舉辦了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賽、江西森林馬拉松賽、山地自行車精英挑戰賽、國際鐵人三項挑戰賽、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江西森林旅游節等重大活動。
(責編:董童、李源)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