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人民網澳門11月28日電 (記者富子梅)澳門特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28日在立法會引介2023年財政年度社會文化范疇施政方針時指出,社會文化范疇工作既涉及民生保障,也需要高度呼應和配合產業多元發展的整體部署。與此同時,深入了解市民所急所需,遵從平衡、協調、可持續的原則,循序漸進完善各項民生工作,正面響應社會變化帶來的訴求,致力增進民生福祉。
在疫情防控工作上,澳門與國家政策和總方針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密切監測疫情變化,筑起口岸、醫療機構和小區三大防線;重點推動長者、兒童接種疫苗,尤其是接種加強劑。隨著公共衛生專科大樓2023年啟用,將有助增強澳門應對傳染病及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在培養及引進產業發展所需人才方面,《人才引進法律制度》生效后,將設立高層次的評審架構,訂定嚴謹的評審準則,有序推出三類人才的引進計劃。發揮澳門科學館、高校及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作用,推出“青年科技村”培養計劃,為科技領域有特長的學生,提供專門培訓,及早發掘、及時培養科技領域人才;推動職業技術教育發展,促進學校與企業合作;通過“澳門青年專業發展計劃",促進在職青年向上流動。
在助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方面,從健全中藥產品的市場準入和小型醫療器械進口審批制度、優化醫療機構牌照制度等方面,為康養醫療產業及高端醫療旅游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離島醫療綜合體將于2023年內分階段啟用,助力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同時,將推動澳門大型渡假村投入開發健康導向的旅游產品,在確保服務安全的前提下,助力醫療旅游發展。
在發展文化體育產業方面,將推出歷史建筑的活化及維修方面的資助計劃,支持歷史建筑的利用;開放部分歷史建筑或片區空間讓業界進駐營運,并增設具本地特色的長駐演出項目,打造多元體驗的文旅景點。推出新的影視資助項目,鼓勵制作澳門元素的影視作品,吸引影視制作團隊來澳取景,帶動產業及周邊行業共同發展。通過專項資助,支持入選國家藝術基金的項目,提升澳門創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繼續辦好澳門大型品牌活動,提升澳門的文化形象,發揮盛事活動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推動澳門文化體育事業及產業發展。
(責編:高歌、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