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罹難乘客和機組人員!
事故牽動著人心。經過全力搜索,兩部記錄著駕駛艙話音和飛行數據的“黑匣子”先后被發現,并送往專業實驗室進行譯碼工作,這為事故原因調查提供了最直接和最關鍵的證據。
事故發生以來,圍繞事故發生原因的調查一直在進行。這個過程中,互聯網上也出現了不少嘈音、雜音。有的道聽途說,肆意制造、傳播航班乘組的謠言;有的憑借各種小道消息臆測墜機原因;還有的打著專業旗號,靠并不準確的航空知識高談闊論。應當看到,公眾對于事故原因的關心無可厚非,但在調查報告發布之前,熱衷于轉發各種來路不明的小道消息、主觀臆測,只會混淆視聽、放大輿論焦慮,甚至也在無形中給后續調查處理增添了干擾因素。這絕對不是大家想看到的。
航空飛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包含了成千上萬個環節,每一個細小的問題都有可能釀成嚴重后果。飛行事故的調查也是一項專業、系統、復雜的工作,其難度可想而知。就拿這次事故的“黑匣子”來說,其發現就花費了現場救援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后續必須經過數據提取、譯碼、分析,才能得到初步分析結果,如果數據存儲有損壞,還要進行修復。專家表示,“(對于)黑匣子的破譯,快的話可能幾天,慢的話可能需要半年”。后期,調查人員需要把兩部記錄器的數據,以及現場勘查的證據、空管雷達數據、機組和空管單位的陸空通話、飛機與地面的數據鏈傳輸信息、證人訪談等信息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才能更加客觀準確地分析事故的原因。
航空事故調查,目的是全面深入了解事故發生原因,最大可能汲取教訓,避免今后發生類似事故。正因如此,調查需要嚴謹、科學、理性的態度,更需要時間。這是對生命負責任態度的體現。對于公眾而言,為遇難同胞感到痛心的同時,也要給事故調查以耐心、信心,用客觀的眼光看待調查的過程,用理性的態度阻斷謠言的傳播,用科學的精神等待官方調查結果。
事故發生之后,從應急處置、現場搜救,到調查事故原因、安撫遇難者家屬,各方工作都在爭分奪秒地進行。我們相信隨著調查的深入,調查組能夠還原事件真相。
(責編:趙春曉、付龍)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