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建設,上海近日發文鼓勵、扶持、補貼各類資本投資護理、養老、育兒機構,未來將有一批品牌化、連鎖化的“教養醫”機構出現。
2月18日上海市政府印發《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為了養老、托育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方案》中提到在金融、稅費、用地用房、財政等方面支持社會辦“一老一小”服務機構。
相關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市養老床位從15.9萬張增加到17.8萬張;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均不低于常住人口每千人40平方米;每千人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認知障礙照護床位達到1.5萬張。
對此,《方案》要求支持民營護理、康復醫療機構發展;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商業長護險產品;支持品牌化、連鎖化養老機構發展,為其控股子公司(分支機構)在滬跨區域享受優惠政策提供便利。
《方案》還要求增加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托育服務。
一是發展多樣化養老托育服務。鼓勵各類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組建上海健康養老領域國有企業集團。鼓勵為有需求的家庭定制個性化科學育兒指導和上門托育服務。培育老年教育多元舉辦主體,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
二是促進養老托育產品提質升級。積極發展老年人生活用品、護理產品、康復輔具等老年用品產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支持舉辦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發揮產業對接平臺功能。
同時,要求加快數字化轉型。實施“數字伙伴計劃”,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和信息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探索利用市場機制推廣“為老服務一鍵通”,加強老年人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圍繞老年人防跌倒、緊急救援、獨居老年人居家“安全監測”、認知障礙老人防走失等場景,發布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需求清單和產品名錄。
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方面,《方案》要求,推進落實上海市“十四五”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實施意見,提高?;攫B老床位建設支持標準,對存量養老機構改造、認知障礙和護理型養老床位、各類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給予補貼。
在完善收費機制方面,《方案》要求,落實養老機構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堅持分類管理,優化?;攫B老機構調價流程。完善長者照護之家、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點等社區養老服務收費政策,促進專業化、可持續發展。優化公辦幼兒園辦托班收費政策,研究合理的成本分攤規則。
在加強金融支持方面,《方案》要求,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養老托育特色信貸,提供優惠利率支持。發揮開發性金融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貸款作用,向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大額長期優惠貸款支持。創新信貸支持方式,探索推進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收費權質押貸款等方式,落實信貸人員盡職免責政策。
在實稅費優惠方面,《方案》要求,對在社區依托固定場所設施提供養老托育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其提供養老托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對用于提供養老托育的房產、土地,按照規定享受契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養老托育機構用水、用電、用氣實行居民價格。企業設立的員工子女托育點所發生的符合條件的費用,可作為職工福利費支出在稅前扣除。對吸納符合條件勞動者的養老托育機構,按照規定給予社保補貼。
在加強養老托育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方案》要求強化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實施養老托育從業人員技能提升工程,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開展養老托育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支持行業協會等組織面向從業人員開展養老護理員、育嬰員、保育員等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對參加養老托育相關職業工種培訓且技能等級認定合格的從業人員,按照規定給予培訓費補貼或技能提升補貼。(記者 孫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