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物醫藥已然成為全球各地爭搶角逐的“關鍵賽道”。深圳如何在這一賽道上跑出加速度?作為深圳發展生物醫藥的重大戰略地,坪山能否精準發力,突出重圍?20日,由市政協主辦,坪山區政協、市政協經濟委承辦的“委員議事廳”邀請6位業內委員專家,圍繞“發揮先行先試優勢打造坪山國際醫藥創新中心”主題展開熱議。市政協主席林潔出席活動。
活動中,前國家新藥審評委員會專家、貝殼大學名譽校長、坪山區政協智庫專家朱迅認為,作為科技創新城市,深圳要建立一個圍繞醫藥科技創新的轉化醫學科學院。“我希望利用建設全新機制醫學科學院的機會,把創新金融融合進來,用這個支點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具有轉化性質的醫學科學院。同時,全面推動坪山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快速發展,使深圳IT、BT比翼齊飛。”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興灣生物首席科學家、坪山區政協智庫專家張丹表示,我國擁有優質、體量大且成本低的臨床試驗資源,基于這一優勢,深圳可以對標世界前沿城市集群,打造坪山ICH(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園區,鼓勵企業走向歐美,走向ICH其他國家以及“一帶一路”國家,使深圳、坪山以及區域內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造出在全國獨樹一幟、服務全球的強鏈條。
在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灣實驗室坪山生物醫藥研發轉化中心執行主任李子剛建議,深圳應建立一個公共研發轉化平臺,為做藥物研發的創業公司提供專業服務。同時,合理安排產業空間,聯合兄弟城市進行協同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要想人才聚集,安居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坪山區政協委員、深圳普瑞金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栗紅建建議深圳持續加大加強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他還建議,可借鑒蘇州經驗,在坪山高新區新出讓的商品住宅用地中,按一定比例配建人才優購房。
市政協領導王宏彬、梁增昌參加活動。(記者 周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