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外來深工作的霍斯特·亞瑟·梵格院士和約翰·羅杰·斯彼克曼院士,分別獲得 2020和2021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兩位院士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和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簡稱深理工)引進,這也是過去一年,他們在人才建設上取得諸多成績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深圳先進院和深理工引進全職院士11人、國家重點人才計劃103人,非華裔人才26人,與150余家企業成立聯合實驗室。深圳先進院人才隊伍規模已超過4700人,海歸人才超900人,累計承擔各項經費超百億元,申請專利10874件,授權專利4586件,發表論文11638篇,孵化企業1248家,持股企業308家。
記者了解到,深圳先進院先后入選國家、省市地方人才培養基地。
如何成為吸引國際化人才的高地?深圳先進院有一套獨特做法。據悉,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學科特點,該院實行分類考核、差別評價、末位淘汰。
此外,該院以15%的人員流動率,實現科研隊伍年輕化,平均年齡穩定維持在32歲左右。目前已累計輸出各類人才超13000人,推動和支撐區域產業發展。
高端人才齊聚,這里也成為干事創業的沃土。去年4月,鄭海榮研究員牽頭的深圳首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獲批成立,將圍繞高性能醫療裝備研發和制造,打造產業創新生態系統。
深圳先進院始終堅持黨委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樹立“人才強則院強”的理念,研究編制“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確定重點人才工程。
僅2021年度,深圳先進院就有4位青年科研人員獲批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批數創歷史新高。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亦有5位青年科研人員獲批。(記者 袁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