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來,氣溫忽高忽低,晝夜溫差較大,為了城市的平穩運行,不少勞動者們依然堅守在工作一線,絲絲微光匯聚成城市力量。早上7點,天剛蒙蒙亮,鄭州濱河國際新城綜合管廊運維項目部經理張洪軒就從出租屋出發,騎車前往經開區城市規劃展覽館。
張洪軒的辦公室位于展覽館一角,這里是濱河國際新城地下綜合管廊控制室所在地,也是管廊的地下入口。地下綜合管廊全程13公里,已完成運營團隊組建和地下綜合管廊智慧管理系統建設,制定了管廊運維標準200余項,實現了河南省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平穩運行,它的運營方——中建七局城市運營公司已成為鄭州市管線辦管廊運營標準編制單位之一。
地下綜合管廊智慧系統主要分為智慧巡檢機器人、廊內視頻監控及管廊自控平臺三個板塊。智慧巡檢機器人搭載高清視頻監控及紅外傳感系統,使運維人員在控制室內就能了解管廊的溫度、濕度、含氧量等實時數據。廊內視頻監控系統可以360度無死角地對管廊內情況進行實時監查。管廊自控平臺可以實現對廊內照明、風機、排水等系統的遠程控制,以物聯感知的方式實現對廊內環境的實時監測。
為了確保管廊維護工作萬無一失,除了依靠智慧系統,綜合管廊運維項目還安排了人工巡查。據張洪軒介紹,每天運維人員都會在管廊內巡查一次,管廊所經路面巡查兩次,及時關注墻體是否滲水、機器運轉是否正常等情況,同時對管線地面出口進行問題排查,及時制止或協調施工單位在管廊所在路面施工作業。
管廊內秩序井然地排列著高壓電線、供暖管道、自來水管道、通信線路等,確保著城市的市政、電力、熱力、通信等的平穩運行,同時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費用和工程管線的維修費用。管廊的設計壽命是100年,前期建設完成后,最重要的就是后期維護工作。
隨著濱河國際新城地下綜合管廊的平穩運行,城市道路頻遭開膛破肚的魔咒將被巧妙化解。綜合管廊的運維只是中建七局城市運營公司的一個分支業務,除此之外,公司業務還囊括了濱河國際新城內的綠化管養、基礎設施維護、環衛保潔、酒店廣告管理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城市運營工作。
目前,中建七局城市運營深入研究城市運營商的核心能力,著力在資產、資源和能力的配置培育上向城市運營商定位靠攏,積極開展城市精細化運營、城市基礎運營、城市資產運營、智慧城市建設運營、產業園區運營五大板塊業務,獲取環衛、水域、廣告等特許經營權。通過精細化管理和四化建設,不提高區域內環境品質,致力于將濱河國際新城打造成城市運營的“樣板間”。
據悉,鄭州濱河國際新城位于鄭州市東南,是河南省首個政府與央企合作探索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試點項目,是經開區管委會與中建七局立足國際視野打造的 “產城融合、宜居、宜業、宜樂”的國際化新城。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濱河國際新城將逐漸形成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新城建設與發展提供重要保障,使新城更大限度地發揮區域優勢,真正成為幸福之城、安居之城、希望之城。
關鍵詞: 河南首條地下綜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