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云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其工作人員在青華海東湖巡護時監測到一只雄性青頭潛鴨。青頭潛鴨為世界極度瀕危鳥類,全球數量僅1000只左右,在保山屬第二次發現。
據介紹,青頭潛鴨(學名:Aythya baeri)為一種中等體型鴨類。在越冬季,青頭潛鴨主要呈現繁殖羽,包括第一年雄鳥。成年雄鳥繁殖羽頭部暗綠色,陽光下有金屬光澤。虹膜白色,喙鉛灰色。胸部紅棕色,脅部清晰的白色區域帶有棕色條帶,翅棕褐色,尾下白色。
青頭潛鴨分布于亞洲東部、東南部,是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域的重要物種。主要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東部繁殖。在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孟加拉、印度、日本均有越冬。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由于棲息地喪失、過度捕獵、人為干擾等一系列原因,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CR)物種,全球數量僅1000只左右。
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候鳥遷飛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北廟水庫、東河及青華海三個片區,總面積1363公頃。自2016年底經國家林業局批準成立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以來,積極開展保護管理和科研監測工作,目前,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鳥類種類數量達209種,比公園建成之初的170種增加了39種。越冬水鳥數量最多時近17000只,是重要的越冬候鳥棲息地。(陳靜)
關鍵詞: 青頭潛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