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2020深圳灣5G應用創新大會在深舉行,創新性地接入5G網絡進行全球直播,線上參會人數超十萬人次,探討如何抓住新基建機遇,普及5G終端,建立5G應用場景和新生態。
大會以“5G 場景,創造無限商業可能”為主題,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等專家學者就5G的未來應用進行分享交流,同時匯聚了5G行業上下游從業者,涵蓋5G設備、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能制造、機器人、車聯網等領域,向全球輸出5G完整產業鏈能力和行業應用創新示范。
5G時代打造“端云協同”。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表示,隨著我國5G基礎設施布局的完善,勢必會重新定義和衍生出更多的應用場景。深圳先進院在電子封裝材料等領域已有多年積累,相關成果與華為等龍頭企業協同轉化,相信未來將有力推動5G產業的蓬勃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以“5G融合端云,創新應用場景”為主題,從5G技術創新及應用創新兩方面進行了分享。他表示,邊緣計算及智能物聯網是5G在技術上的創新。利用邊緣計算能夠實現本地緩存、智能計算和過濾數據,降低到中心云的帶寬壓力,提供確定性的傳輸時間,增強可靠性。對于物聯網而言,采集的數據通過5G低時延直接上云,相當于云端能力虛擬到終端,將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無縫融合,從而構建智聯網。
超清視頻、競技體育、VR/AR/MR、教育培訓、智慧醫療……鄔賀銓院士介紹了5G在生活方方面面的應用場景。以教育培訓為例,通過5G及VR/AR能夠構建虛擬學習環境、虛擬實驗室、展現宇宙中的天體運動、生物中的微觀世界、還原歷史場景等等,模擬諸多高成本、高風險的教學培訓,通過形象、生動、直觀的形式來傳遞知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郭仁忠在報告中重點介紹了5G對于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助力作用。他指出,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交通擁堵等問題造成巨大的城市運行成本,如何借助信息網絡空間解決地理空間的問題,實現公共服務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細化、基礎設施智能化等目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5G將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有力工具。他認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步是建立數字孿生城市,將地理空間的城市在5G網絡空間全面重構,建立可視化可計算的三維城市模型,并基于模型整合城市數據。這當中,交通信息感知與計算、城市動態巡查、商場熱力圖等等智慧城市中的創新應用都離不開5G的響應和傳輸能力。
產業鏈上下游齊聚,5G創新展現應用潛力。院士大咖點明5G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后,來自5G產業鏈上下游的研究者、企業家、投資人等就各自領域進行主題報告,分享了智能制造、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各行各業與5G碰撞后的創新應用場景。
“5G連接”將在“工業互聯網”中發揮重要作用。及時、安全地傳輸數據是工業通信技術的關鍵要求之一。鵬城實驗室網絡通信中心副主任汪漪博士在報告中分享了5G與時間敏感網絡(TSN)技術集成下工業網絡的解決方案。
集群聯盟強強聯手,推動深圳5G先行示范。在圓桌論壇環節,深圳市 5G 應用創新聯盟的成員單位就5G試驗網應用展開行業內的交流與探討。深圳三大運營商、天威視訊、華為、騰訊、比亞迪、 富士康、招商港口、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等代表參會討論。與會企業共同見證并啟動了深圳灣5G應用創新大賽。(記者 劉傳書)
關鍵詞: 深圳灣5G應用創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