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教育部發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頒布后,各家有人歡喜有人愁。職業教育此前一直處于邊緣化地帶,近幾年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國家政策持續釋放利好信號,此次《民促法實施條例》頒布也不例外,有明確條例鼓勵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
弗若斯特沙利文認為,職業教育將迎來一波發展的黃金期,政策第七條提出:“實施職業教育的公辦學校可以吸引企業的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舉辦或者參與舉辦實施職業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這為公辦職業院校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資源和發展空間,同時極大的提高了行業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實施條例(修訂案)第九條提出:“國家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舉辦或者參與舉辦實施職業教育的民辦學校。”在法規層面明確了國家鼓勵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方針。
根據教育部披露的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中等職業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經費總投入2020年有明顯增長。中職教育經費投入自2019年的2,617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2,872億元,相比于前幾年平均5%的增速,2019-2020年增速達9.7%。高職高專教育經費投入同比增加14.8%,2016-2020年的復合年均增速達10.8%。受政策利好影響,預計職業教育投入將會持續增加。
2021年5月,在線職業教育品牌蜂鳥小課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公司致力于成人職業教育的線上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依托機器學習、VR等方式開展現代職業教育業務。
同月職業教育培訓企業課觀教育也獲近億元B輪投資。獲得該輪融資之前,公司已獲得云天使基金、紅點中國、澤羽資本多輪投資。課觀教育作為職業和教育平臺,旗下擁有四大品牌:課觀教師、課觀·銀行幫、課觀公考、課觀醫考,業務涵蓋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教師招聘考試培訓、銀行招聘考試培訓和醫學考研、醫師資格證書培訓等。
2021年6月,中國華南職業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該公司為大灣區最大的民辦學歷職業教育服務提供商,主要經營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和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后者主要提供中專課程及高職課程。
傳統的職業教育包括職業學校教育(或學歷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或非學歷職業教育)。職業學校教育中以初等、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為主。職業培訓主要以職業考試和技能培訓為主,代表企業有中公教育、華圖教育。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大數據、計算機等相關領域人才需求量大,企業招聘人才要求越來越高,對證書的要求也不斷重視,這促使傳統職業教育培訓向新職業教育轉變。
新職業教育體現為傳統職業教育培訓細分領域不斷發展崛起,如語言相關培訓(小語種、出國留學),專業證書培訓(CFA、司法考試)、計算機相關培訓(編程語言、游戲開發)等。其中CFA報考人數每年創新增,根據CFA協會官網數據,2017年6月全球報考人數為18.9萬人,其中幾乎有一半考生來自亞太。2018年6月CFA全球報考人數同比增長20%,其中亞太地區同比增長達33%。而2019年6月的報考人數創紀錄達25萬,同比增長11%。
除相關語言、證書培訓以外,興趣、生活相關的職業教育培訓,如舞蹈美術、音樂動漫培訓也在不斷發展,這為新職業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
目前的職業教育專業設置面臨重置率高,學校缺乏特色專業競爭力以及教學質量問題。同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測算,投資較少是制約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之一。根據教育部數據,我國中職高職等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加,預計政策實施后將會有更多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公辦院校可引入企業資源,建設特色專業,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國家持續推進產教融合,2019年頒布《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預計2025年,試點布局5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
根據教育部“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介紹,2019年起,教育部批準了22所學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打破了職業教育止步于專科層次的“天花板”;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目前已布局了558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覆蓋1,000多個專業點,惠及10萬名學生和學徒;推廣線上線下教學,在線精品開放課程232門,職業教育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203個。同時在教師職業技能提升方面,教育部也連續舉辦了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15-2019年的總體職業教育年均復合增速達到7.8%,其中非學歷職業教育增速較快,為9.1%,學歷職業教育為6.8%。整體職業教育市場規模預計在2024年達到11,993億元。
中國企業法人單位數量在2020年達到了2,260萬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企業法人數量在未來五年將穩步增加,2025年將達3,400萬個,相比于2020年增長了8.5%。企業數量的增加帶動了崗位需求的提升,進一步帶動了適配性職業培訓的發展。
根據美團研究院發布的報告,新業態的生活方式下涌現了一批新職業的出現。受益于消費升級以及消費場景擴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不斷細化,一些新型職業逐漸興起。根據美團研究院統計,2020年僅美團平臺的新興生活服務就多達47個,2019年新業態交易額達4,837億元,其中付費自習室、萌寵互動、漢服體驗館等位居前列。因此一些新職業如“寵物烘焙師”“漢服買手”“密室策劃師”等孕育而生,給未來的職業教育培訓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職業培訓需求不斷擴大,未來發展向好。
職業教育相關利好政策頻繁出臺。2021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已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對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等作了規定,草案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2021年5月,財政部、教育部下發了《關于下達2021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預算的通知》,提出要優化教育支出結構,新增教育經費要向職業教育傾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也將于9月實施。相關政策加速落地,職業教育成目前緩解市場就業壓力的渠道之一,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此前的教育培訓面臨著學費高,企業關注營銷造勢,弱化師資培養等問題,而此次《民促法》的出臺,讓教育培訓回歸本質,鼓勵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未來整體教育大背景會逐漸優化,而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一環有望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