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影響不了一個成年人,我就要影響孩子們,讓他們在剛接觸學校時就知道什么是科學、什么是科學的方法”。
在猿輔導,物理老師吳去非享受給學生們帶來“尤里卡”時刻。“尤里卡”是古希臘語里“有辦法啦”的意思。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突然發現了他久未解決的浮力問題,興奮地光著身子到街上大喊了一聲“尤里卡”。
一塊屏幕,一條耳機線、一個麥克風,屏幕這端的老師面對著另一端數以千萬計的孩子們,用語言、數字、AI技術等各種途徑,在線教育讓“尤里卡”不再只屬于阿基米德。
圖 | 吳去非在認真給學生們上網課
2020年,剛滿30歲的吳去非遇到了一條今后改變他命運的微博。當時吳去非還是一名程序員,閑暇刷微博時留意到一個廣西女孩的治病日記。這個女生大學畢業后考入當地公務員編制,沒工作幾年就得了直腸癌。醫生告訴她必須手術、化療,但她卻嗤之以鼻,在微博上寫“西醫都是騙人的”、“圈錢”,并決定去四川成都找一名“神醫”治病。
吳去非喜歡物理和科學,也有些好為人師,一看到這條微博就有些著急。他加了女生微信,想勸她別去找神醫,回到醫院做正規治療。結果女生對吳去非的勸說不以為然,還更新微博說見到大師后“體內的毒已經排了30%”。再后來,女生發微博的頻率越來越低,吳去非問她,對方答復是已經轉移、癌細胞大面積擴散。到了年底,女生的微博再也不轉發抵制西醫的內容,開始到處尋醫問藥。
吳去非至今還記得最后一條更新是女孩寫給世界的一封信,希望大家注意身體、希望捐贈遺體。“眼睜睜地看著一個人的生命消失了,但我卻無能為力”,在那次以后,吳去非就下定決心要轉行做老師,“如果我影響不了一個成年人,我就要影響孩子們,讓他們在剛接觸學校時就知道什么是科學、什么是科學的方法”。
吳去非的父母皆為教師,他從小通過各種數學和物理競賽獲獎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在他看來,大城市的孩子有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能夠接觸到更大的世界,但三四線和偏遠地區的孩子受制于地域、家庭環境、教育資源缺乏等方面原因,沒有接受過系統科學的教育,遇到問題時不能科學思考,才會導致悲劇發生。通過網絡構建起來的移動設備屏幕,則有可能成為讓這些孩子突破教育平行線的窗口。
“很多孩子在學校不敢舉手提問,他們擔心老師會笑他問得不夠好,或者是太多好學生包圍老師讓他們沒機會發問”,吳去非說,但在猿輔導這些屏障都消失了。他會在課前做充足的備課,確?,F場能回答好每一個孩子的提問,再引導他們思辨的角度看待問題。
吳去非就曾多次在科普課上遇到學生的主動“刁難”。學生問他,“你邏輯這么好,就先告訴我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吳去非反問,“你說的蛋是雞蛋嗎?”緊接著,他用邏輯說服學生:如果是雞蛋,我們就知道了是雞下的蛋,那就是先有雞;如果不是雞蛋,就一定是現有蛋,因為雞是恐龍進化而來,恐龍蛋先于雞。這樣的“互動”在他的課堂上有很多。以至于有高中生在聽了他的科普課程后,去購買了他的初中系統課程,也造成了一個景象:他的初中課堂上,經常有小、初、高的學生一齊聽課。“當學生喜歡你了,他們更有熱情學習,才更可能接受這塊屏幕帶給他們的改變”。
從程序員辭職降薪去做老師時,吳去非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他們問吳去非,去做一個一對一授課的老師,你能改變多少個孩子的命運?放棄穩定工作,值得嗎?吳去非說,海邊有一群魚要被干死了,有一個孩子每次都手捧一條魚丟回去,可魚有成千上萬,他怎么救也救不完。“他這么做有什么意義?誰會在乎?”吳去非說,“別人我不知道,但至少他手里的魚一定在乎”。
去年疫情期間,全國2.82億在校生均不同程度地使用網絡課堂在線學習,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4.23億。2020年2月3日,猿輔導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推出了免費直播課第一天就涌入500萬人。公益課期間,吳去非先后教了200多萬個學生。有的孩子還告訴吳去非,看了他的課后,轉變了自己的志向,希望在未來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科學家,并最終被哈工大錄取。
在線教育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物理障礙,老師們在這里能更了解學生,更貼近學生,幫助一個又一個本無法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的孩子們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作為國內在線教育領軍企業,猿輔導自創立以來,始終致力于運用科技手段,發揮自身教研教學優勢,通過科技手段為貧困地區教育賦能,縮減教育鴻溝,猿輔導在線教育已成為推動教育公益事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