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三項措施,以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
具體來看,一是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支持開發更多針對大病的保險產品,做好與基本醫保等的銜接補充,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能力。通過有序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促進提升健康保險發展和服務水平。
二是按照統一規范要求,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強化商業養老保險保障功能,支持開發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養老保險,積極發展年金化領取的保險產品。針對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需要,開發合適的補充養老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提供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鼓勵保險業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三是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完善金融服務,促進人身保險發展,有利于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
的確,在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醫療保險包括社會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國內社會醫保定位“低水平廣覆蓋”,按地市統籌管理,統籌層次低,保障范圍有限,保障水平低,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醫療支出中,社保占比為61.4%,商業保險占比3.6%,個人支出占比高達35%。而WHO研究表明,國家醫療支出中個人支出控制在15-20%,才能避免“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定位基本醫療的社保不可能完全解決這一社會問題,作為社保補充的商業醫療險,需求和發展空間理應最大。
因此,國常會指出,要適應群眾對健康、養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人身保險產品。
作為一家數據驅動的保險科技公司,成立于2014年的保險極客以高頻醫療險切入,從聚焦團險到構建“醫療健康+保險支付”閉環,堅持通過技術創新,為企業客戶與用戶提供智能化保險與醫療健康管理服務。“中國高頻醫療與個人醫療支付比例高的現狀亟待解決,政府相關政策一直持續鼓勵商業健康險積極發揮作用,以補充醫療保險為主的團體健康險未來增長空間巨大”保險極客創始人&CEO任彬說。保險極客目前已為全國6000多家企業、數十萬員工提供相關產品與服務, 其中既有眾多新經濟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也獲得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青睞,幫助員工享受更好的醫療保障和健康服務。作為企業團險領域的獨角獸,保險極客已發展為企業團險福利首選。過去6年,保險極客保持每年一項技術創新,加速提升團險行業技術水平及服務線上化、標準化,引領行業技術標準的完善,同時依托底層系統與大數據,持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體驗。
“作為保險科技公司,底層的數據連通非常重要,只有完成數據的閉環,才能識別、評估客戶的需求以及判斷服務落地的情況,更好的為客戶匹配產品和提高效率“,任彬在參與媒體活動時如是說。例如,利用大數據的積累,保險極客的企業健康報告能直觀展示出某一時段企業有多少員工去看病、疾病高發特點、就診醫院及不同病種用藥偏好等,根據健康數據的監測與分析,給出合理的健康風險預測、警告并提出建議,幫助更好的了解企業員工整體的健康狀況。
另外,在滿足當代企業對健康管理訴求的同時,保險極客還將與醫療資源的鏈路打通,實現健康管理福利的全面性。與微醫、好大夫、京東健康等醫療健康服務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圍繞企業員工健康與疾病風險,將聚焦團險延展至"團險+醫療服務",打造“醫療健康+保險支付”的服務閉環及系統解決方案。
保險極客的快速成長反映了市場持續增長的需求和團險行業的巨大前景。當前,在健康險產品多元化共存的時代,圍繞“醫療健康+保險支付”,中國極有可能針對性的借鑒發達國家的醫療支付發展路徑,逐漸將個人支付比例降低,團體健康險的優勢也會發揮更大作用,預計有20-50倍的成長空間。
未來,伴隨著一批批新經濟公司的崛起,配置團險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國家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要求下,保險極客將不忘初心,共建保險保障與醫療大健康行業生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