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聲干大事”似乎一直是長城汽車的行事風格,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長城汽車其實并不僅僅是一家造車的企業,而是早早就掌握了各產業鏈上下游的關鍵環節,覆蓋到了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各個“邊邊角角”,現在的長城汽車, 儼然與秉承“制造一切”這一原則的特斯拉如出一轍。
就像長城汽車對于動力電池的態度一樣,誰能想到,在全球前十的電池企業中,除了有寧德時代、松下這樣的電池“老炮”之外,還有一個年輕的身影“蜂巢能源”,而這家企業恰恰就是長城汽車生態鏈上的兄弟公司之一,雖然成立僅四年時間,但后勁十足,已經憑借著多項領先電池技術成為市場中公認的“黑馬”選手。
所謂“后生可畏”,蜂巢能源在動力電池方面已經表現出了超強的戰斗力,尤其是在第三屆電池日上公布的幾項黑科技,足以讓寧德時代、特斯拉都為之忌憚。
其中,被稱作全新一代的高安全動力電池系統化解決方案的“龍鱗甲電池”,其應用熱電分離、空間功能集成設計等全新技術實現了單體安全和系統安全的全面提升,開創動力電池安全的新高度;同時還兼具長續航優勢,其磷酸鐵鋰版本可使電動汽車的續航突破800公里,刷新了磷酸鐵鋰電池續航的新紀錄。與此同時還支持4C快充,15分鐘內滿電,雙面水冷設計,換熱能力比寧德時代麒麟電池高出30%。
此外,第三代“飛疊”技術效率已經在努力趕超卷繞工藝,達到0.125秒/片的效率。高錳鐵鎳電池,突破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天花板,猛砍三元電池包成本近10%。
納米網硅負極則具備高容量、高首效、低膨脹、低產氣、長壽命、支持4C快充等優勢,預計納米網硅負極搭配高鎳正極,將率先在大圓柱電芯上實現應用,實現能量密度≥300wh/kg,超越特斯拉4680,碾壓寧德時代麒麟。
除了這些領先技術之外,蜂巢能源還宣布正式進軍儲能領域,官宣了儲能業務規劃,并將已經初步成型的生態鏈命名為蜂窩生態,在這個十萬億級別的賽道中率先打出第一槍。長城汽車向來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等2023年各項技術全面搭載,這家企業更加不容小視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